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现代西藏

洛次:“只要心里装着群众,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2025-08-06 中国西藏新闻网

  出了隆子县城,沿雄曲河南岸的喜马拉雅山脉主山脊一路向东,便是通往玉麦乡的公路。山越来越高,谷越来越深,雄曲河边,列麦、加玉、准巴3个乡镇自西向东排列,一个个边境小康村如星辰般散落在这不宽阔的河谷间。行至一处河道与高山之间的狭窄路段,映入眼帘的是一段数米高的泥石流遗迹堆。

  “这几百米是泥石流高发段,每年夏天都会受灾。以前的庞村就埋在这片泥石流堆积物的下面。”隆子县委宣传部干部洛次说,“2019年,在泥石流毁掉这个村子之前,县里已经安排庞村完成了整体搬迁。那个时候,我还在加玉镇工作,亲身经历了这个边境村从整体搬迁到建成小康村的过程。”

  边境小康村建设工作千头万绪,除了基础设施和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科学规划与合理选址也是重中之重。2018年10月,经地质部门反复勘测确认,距离玉麦还有3个小时车程的庞村,南侧山体有滑坡危险,全村需易地搬迁,此事关系全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动员撤离的任务自然落到加玉镇全体党员干部的肩上。

  “为保证不漏一户一人,全体干部每人负责几户的撤离工作。”洛次说,他也负责动员几户群众撤离。

  “安土重迁,黎民之幸;骨肉相附,人情所愿。”在庞村群众心目中,这片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是他们难以割舍的眷恋,这也考验着基层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清点人数时,洛次发现,扎西平措一家人都不见了踪影,电话也不接。洛次又多方打听,向扎西平措的亲戚朋友一一确认,得知他们一家也不在亲友家。此时已过午夜,雨越下越大。漆黑如墨的夜色里,危险随时会到来。

  “我想,他们今晚一定在家。雨这么大,肯定没睡。”洛次果断拿起扩音器说:“为了家里的老人、为了孩子,还是到学校住吧……”

  不久,扎西平措家的灯,终于亮了……

  黎明时分,泥石流冲毁了村道和村庄下面一段219国道。

  全村100户,260多名群众安然无恙。

  搬迁之后,选址重建仍需攻克难关。新的庞村选址需占用邻村共拉村45亩土地,党员干部们又踏上了挨家挨户沟通的路。

  得知两个村许多人家都有亲戚关系,干部们就打起亲情牌,磨破嘴皮,说得喉咙冒烟,终于做通了工作。

  和众多边境小康村一样,如今的庞村,家家户户住上了框架结构的小康房,水、电、路、网通到户。全村房屋重新布局,既节省了用地,又提高了生活品质。随着219国道旅游热度渐增,村里自产的炒青稞、荞麦饼、荞麦枕等特色产品备受游客青睐。村集体运输队使青壮年劳动力有了事干,农闲收入高过土地收入不知多少倍。

  洛次说:“当泥石流到来的时候,考验的是我们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只要心里装着群众,就没有办不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