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文史

【藏北故事】留在心中的歌:“圣湖”纳木错科考日记

2022-09-22 中国西藏网

  自古以来,人们用数不清的诗篇称颂南国的桂林山水和东海之滨的西子湖。殊不知,令许多人望而却步的藏北高原上,也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圣湖”纳木错。

  近年来,西藏纳木错等著名湖泊和冰川、河流,因为青藏高原的科考活动,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这让我不由得想起20年前在藏北高原进行科考的一些往事。

  那是2001年初夏,我跟随“藏北高原无人区科考团”来到科考第一站“圣湖”纳木错。

  这次为期一个月的大规模综合性科学考察活动是经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藏北高原无人区科学考察团组委会组织实施的,对藏北高原无人区自1998年进行第三次综合性科学考察中的一次最大活动。

  这项跨世纪的科学考察,主要目的是探测20多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5000多米无人区的奧秘,为保护、经营好这块世界上最大、最奇异和最接近原始状态的处女地提供更为准确、科学的资料。

  我们这支队伍包括了十多位地矿、考古、文物、历史、岩画、动植物、药剂等多学科的藏汉族专家。

  从拉萨去纳木错,海拔 5190米的那根拉山口是必经之处。站在山口,回头是白雪皑皑的雪峰,远看是美丽而又圣洁的蓝莹莹湖水。


这是犹如“蓝宝石”的纳木错西北岸美景(唐召明2015年5月20日摄)

  纳木错在藏语里是“天湖”的意思。它的湖面海拔高度为4718米,比南美玻利维亚高原上的“的的喀喀”湖面高出900米,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大湖超过它的高度。

  据科学考察,它是由新生代第三纪喜马拉雅运动凹陷而成。第三纪末和第四纪初古纳木错面积很大,在一万年以来的全新世,西藏气候逐渐变得干燥起来,湖水蒸发,面积缩小。从现存的三道古湖岸线来看,湖水共下降80米,原来的湖心岛逐渐变为现在的半岛。

  据最新测定,纳木错湖面总面积为2026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三大咸水湖。按当今的行政区划图来看,其约三分之二的湖面在那曲班戈县,三分之一的湖面在拉萨市当雄县。

  6月初夏,纳木错仍然充满寒意。不过,湖面上的斑头雁、天鹅、棕头鸥、黄鸭却不畏严寒,或嬉戏于湖面,或翻飞于蓝天,给纳木错带来了勃勃生机。

  应当感谢大自然这位功法无量的造物主,清澈透明的纳木错深藏在西藏腹地,像一面瑰丽的宝镜平铺在大草原上。湖的南面是绵延的念青唐古拉山,白雪皑皑,朦朦胧胧,披着一层神秘而迷人的面纱。蓝天、白云、雪山,清晰地倒映在湖水中。湛蓝的天空、巍峨的雪山、辽阔的草原、浩渺的纳木错成为美妙和谐的一体。

  传说,纳木湖的水源是天宫御厨的琼浆玉液,它被天宫神女当作一面绝妙的宝镜。实际上,纳木错的水来自海拔7111米高的念青唐古拉山上的冰雪。

  神秘的藏北高原,山山水水到处都有一层神秘的色彩,号称“圣湖”的纳木错更不例外。

  纳木错东南面有一深入湖心的半岛,即扎西多岛。它的面积10多平方公里,由石灰岩构成。因为年长日久的溶蚀作用形成了许多峰林、溶洞、天生桥、石柱等岩溶地貌,多彩多姿。

  在藏北高原古老的神话里,纳木错和念青唐古拉是生死相依的夫妻,是藏北牧民传统精神生活里的“神山”和“圣湖”。


这是纳木错扎西多岛的迎宾石柱景观(唐召明2001年摄)

  科考人员登上纳木错的扎西多岛,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座15米多高、直径约有10米粗的巨大石灰岩溶柱。

  相传,这两根石柱是莲花生大师和妻子措吉越西在欢迎远方的来客,也被人们称为“迎宾石柱”。

  牧民们说,念青唐古拉和纳木错在藏北神界里一个是国王,一个是王后。那座低于主峰的雪山是它们的小儿子,被称为“小唐拉”。

  在当地向导的带领下,科考人员接着考察了纳木错“浴门”。所谓“浴门”,就是固定洗澡的地方。按照当地习俗,相传在“浴门”洗浴会将罪恶洗净,长寿吉祥。

  

  这是纳木错北岸的小岛石柱和念青唐古拉山主峰及湖水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唐召明2012年8月4日摄)

  纳木错有两个“浴门”,即嘎尔拉莫东浴门和扎西多浴门。扎西多浴门在扎西多岛的西段。那湖边层层叠叠的岩石光滑如镜,藏族先民在这“浴门”上垒起一人多高的煨桑台。台上飘着缕缕青烟,煨桑台上下和周围挂满五颜六色的经幡,与碧蓝的湖水融为一色,整个场景令人肃然起敬。

  朝拜“圣湖”的人来此沐浴,先将一条洁白的哈达抛入湖中,如果哈达立刻沉入水底,便视为大吉大利;反之则认为不吉利。这是藏北牧民世代流传下来的习俗。

  纳木错还有一种祭祀水族“鲁”的传统仪式。凡前往“圣湖”朝拜的人们,大都随身携带“鲁本”。所谓“鲁本”,就是一种口小腹大的小陶罐,上面画有各种吉祥图案,内装五谷和宝石等物。

  牧民群众认为,“鲁”即是财富之王,又是小气之神。只有人们虔诚祭祀,他们才肯把财运降给人间。还认为,其首领居住在“圣湖”之中。因此,人们为了讨好水族中的权贵者“鲁王”,故将“鲁本”千里迢迢地送入湖里。

  随着岁月的变迁,人们为了携带方便,已将原来的小陶罐“鲁本”改成了缎布袋。把所谓宝瓶里的内容装在一个小巧精致的绸缎袋中,代替“鲁本”投向湖里。


这是科考人员在对一处洞穴岩画进行考察拍照(唐召明2001年摄)

  此外,扎西多岛还有不少绘制在溶洞壁上的岩画。扎西多岛的两处洞穴岩画,洞深均为3米左右,洞壁曾被湖水冲蚀得十分光滑。在这光滑的洞壁上用棕红色矿物颜色绘制的各种图像,内容及题材十分丰富,有鹰、虎、牦牛、藏羚羊、舞蹈、狩猎征战,枝状植物、佛塔、日月图像、宗教符号等。

  我们先考察纳木错东岸的扎西多岛洞穴岩画,然后又考察纳木错西岸的其多山洞穴岩画。


这是科考人员在对一处洞穴岩画进行考察(唐召明2001年摄)

  在考察其多山腰上的三处普布扎日岩画时,我们看到这里最大的岩洞宽约4米,高约3米,深2米多,岩画用棕红色和黑色矿物颜料当涂料绘制而成。内容主要为鹏鸟、盘羊、马、牦牛、鹿、藏羚羊,另有人物骑马放牧、狩猎,枝状植物、藏文字体、佛教建筑等。特别要提及的是这里用黑色颜料作画在我国岩画中十分罕见。


这是在一处洞穴岩画前来朝拜的牧民群众(唐召明2001年摄)

  这些岩画均属于新石器时代至唐时期的洞穴岩画,以其游牧、狩猎等特有的内容富有魅力地反映了高原人类社会的童年,尽管他们不可避免地带有某些幼稚与粗糙,然而却表现出一种生动、朴实、富于幻想的色彩。


这是科考人员在纳木错扎西多岛考察中所发现的胡兀鹫(唐召明2001年摄)

  此外,我们还在扎西多岛首次发现了青藏高原特有的珍禽胡兀鹫。被称为青藏高原卫生“清道夫”的胡兀鹫以动物尸骨为食。胡兀鹫在西藏只有千只左右,属国家濒危物种,过去只有在西藏西南部时有发现,而在藏北高原是第一次发现。

  西藏大学化生地系藏族副教授次仁介绍说,由于胡兀鹫孵化期长达半年,每窝又只产一至两枚,加上雏鸟出壳时又在“三九”隆冬,所以繁殖率很低。这次胡兀鹫在藏北高原的发现,将会对胡兀鹫生活习性和繁殖规律的研究带来深远的影响。

  他还说,纳木错扎西多岛离拉萨200多公里,交通便利,这有利于我们对胡兀鹫的观察和研究,一旦掌握了胡兀鹫的繁殖规律,就能保持和提高胡兀鹫的繁殖率,这对于藏北乃至西藏清除动物尸骨和促进环境保护都将会带来很大益处。

  在纳木错西部的普布扎日山,我们还发现了一群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及我国西部正在飞翔的六只雪鸽。


这是黄昏时的纳木错美景(唐召明2001年摄)

  晚上9点多,当我们回到纳木错湖边简易的小店休息时,只见夕阳给远处的念青唐古拉山脉抹上一道极其瑰丽的金色,湖水越发湛蓝,一切仿佛都在画中。我即刻拿起相机冲出房门,听到动静的游客们也纷纷出来,竞相举起相机拍下这难得的美丽瞬间……(中国西藏网 文、图/唐召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