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援藏

【提气2021】从援藏到抗疫 这位天津老师成了学生的榜样

2021-01-19 北方网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快报

  天津北方网讯:“不要外出聚会,听从社区安排,注意安全……”办公室中的徐金陆正在给河北省籍的几位学生发微信。

  在查收学生的回信时,徐金陆偶然发现当天是2021年1月11日,他的思绪猛然回到一年前,2020年1月11日当天,徐金陆刚刚预订了从天津回武汉的机票。

  徐金陆是武汉人,博士毕业后,留在了在天津体育学院工作,现任科研与研究生处处长。

  疫情最严重期间运送病人

  2020年1月带着回家的喜悦,徐金陆走进武汉天河机场的航站楼,匆忙的旅客中,已经有些人戴上了口罩。

  回到家中,他和好友相约打球时,听说武汉疫情的严重性,结合媒体报道,徐金陆越发有些担忧。

  接下来,全国各地医疗队驰援武汉的消息占据着媒体头条,社区、道路实行管制,武汉按下“暂停键”。徐金陆的家在武汉市中心,楼下的车水马龙不见了,落叶让人行道失去了原色,夜晚灯火通明,徐金陆第一次看到社区全部掌灯的样子。

  吃饭,睡觉,看新闻,忐忑的心随着急救车的闪过而提到嗓子眼,心爱的篮球静静地躺在地上,曾经最熟悉的家却成了一家五口人的“牢笼”,徐金陆的心情特别压抑,甚至一度记混了日期。

  2020年2月3日,他上网浏览疫情状况时,发现自己所在的江岸区永清街正在招募志愿者运送发热居民,他第一时间报了名。

  他的决定,遭到了全家的反对,就连素来支持他的妻子高华也投了反对票。徐金陆和高华结婚十多年,自从徐金陆留在天津任教后,夫妻俩就过起了两地分居的生活,照顾孩子和双方老人的重任全都落在高华身上。

  每年的寒暑假是夫妻俩最快乐的时光,尽管遇到了新冠肺炎,但在高华看来,只要丈夫在家待着,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主心骨还在。可一旦丈夫出去,后果无法预测,何况家里还有老人和孩子。

  徐金陆能否出去,决定权在高华。

  “我和她(高华)说,我是学体育的,身体条件好,这点自信咱得有。”徐金陆说。丈夫的说辞显然无法说服高华,新冠肺炎疫情可不管你有没有自信,高华还是放心不下。徐金陆告诉妻子,当年“非典”时,自己在高校学习过防疫知识,如今防疫手段更加先进,徐金陆向妻子打了包票。

  最终高华给丈夫发放了“通行证”,父母那边自然也点头同意。2月4日,徐金陆正式在永清街道上岗,和他一起的志愿者还有的哥、机场民警等,共5人,他们的任务是驾驶车辆从社区往定点医院运送发热居民。

  因为一名患者延长服务期

  上岗后,徐金陆发现,为他们配备的车辆是改装的面包车,每天上岗徐金陆要身穿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几乎不吃不喝,就连手机都不带,否则一旦疏忽就会导致珍贵的防护服报废。为了节省防护服,徐金陆和其他志愿者的上岗时间从每天6小时延长至每天12小时。那个时候的武汉,阴冷是天气主旋律,而徐金陆却常常满头大汗。

  徐金陆曾运送一名发热居民前往武汉金银潭医院,当时这家医院的名字牵动着武汉、乃至全国人民的心,因为来这家医院就诊的几乎全都是确诊病例。

  徐金陆即将运送的这位发热居民无疑也是确诊病例。

  徐金陆记得,那是一位中年阿姨,阿姨自己坐在车的后排,透过车内的隔断玻璃,能清楚地看到阿姨的面孔。徐金陆觉得,阿姨应该会恐慌甚至情绪失控,没想到阿姨却异常冷静,路上还和徐金陆简单聊了几句家常。

  进入医院大门,徐金陆全身冒冷汗,他似乎能感觉到空气中弥漫的病毒在敲打他的护目镜,他减弱了呼吸的频率。他以为阿姨也会害怕,没想到阿姨很淡定地下车,下车后嘱咐徐金陆注意安全,慢点开车。

  一句简单的问候,顿时让徐金陆身上涌上一股暖流,一名护士前来接诊,这名护士搀扶着阿姨转身时向徐金陆竖起了大拇指。“这些护士每天被病毒包围着,她们能勇敢面对,还给我这素不相识的人鼓励,这就是武汉人,武汉没有倒下,那一刻所有的恐惧都消散了。”说这句话时徐金陆眼睛里透出一股刚毅劲儿。

  一天晚上9点多,一名居民不知从哪找来徐金陆的电话,电话刚一接通,对方就破口大骂:“你怎么还不来?……”一顿怒骂,让徐金陆倍感委屈,眼泪夺眶而出。因为自己马上就要下班了,如果去接这名患者耽误了回家,家人会非常担心;如果不去接,那么这名患者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委屈告诉徐金陆不管他,下班就回家;可责任却拽着方向盘开向患者家……

  家是徐金陆最“害怕”的地方。徐金陆上岗时无法带手机,对高华来说,几个小时的等待犹如过了几年那么漫长,每次楼道里有响动,高华都会贴在防盗门的猫眼上查看是不是丈夫回来了。

  徐金陆进家门前,在楼道里把外套和裤子全部脱掉,进屋直接消毒、洗澡,高华会把饭菜提前准备好放在角落里,徐金陆独自吃饭,独自睡一个房间。高华虽然抱怨,但也感恩,因为丈夫是平安的。

  2020年3月31日,是徐金陆服务期的最后一天,家人准备了丰盛的菜肴,准备庆祝一下。可这顿饭还没吃完,徐金陆就接到社区的电话,恳请他加班转天再送一名患者,徐金陆二话没说应下了这份差事,高华抱怨说,庆功宴吃早了。

  徐金陆如约送走了患者,后来才知道,这名患者被确诊了。

  援藏路上与死神擦肩而过

  2003年抗击“非典”时,徐金陆是志愿者,那时候防护条件不如现在,但体育人的那份自信让他无所畏惧,一直坚守在一线。

  2016年8月,徐金陆跟随天津第八批援藏团队前往西藏昌都开启了三年援藏工作。作为一名体育人,徐金陆把目光投向了探索体育援藏新模式方向。昌都地区的竞技体育人才身体素质好,肯吃苦,但缺乏系统的理论和专业指导,徐金陆通过所掌握的知识从理论和专业上针对性指导,选拔出近50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2019年2月,在全国举重U14(11-14岁组)锦标赛上,津昌联合培养的竞技体育举重运动员次旺卓嘎在多达10项的能力与技术竞赛中,以876分的总成绩斩获U13女子组三等奖。

  2019年8月,在福建省青少年举重竞标赛中,昌都市送往福建省体校培养的运动员索朗尼玛以108公斤总成绩获得传统校组男子67公斤级第一名,土邓江措以120公斤总成绩获得传统校组男子73公斤级第一名。短短的一年时间内,昌都竞技体育运动员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开创了西藏与内地省市竞技体育合作以来的先河。

  援藏的日子里,除了在学校传授专业知识,还要跟随援藏团队外出调研,途中数次与死神擦身而过。

  2017年8月15日,徐金陆乘车从左贡到芒康,半路上遇到降雨,山上的滚石把车窗侧玻璃砸烂了,司机为了避开落石,差点把车开到右边万丈深渊。2018年在前往拉萨参加一场运动会的路上,在林芝遇到特大泥石流,车子再跑快点,可能就车毁人亡。

  这几次遇险经历,徐金陆从未害怕过,而2020年年初的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却让徐金陆有些害怕,他的家乡按下“暂停键”,他的朋友确诊,一位篮球球友离开……

  这次疫情,也让徐金陆结识了很多朋友,让很多人认识了他,知道他所做的事情。永清街5勇士的微信群从每天互报平安到渐渐安静,这说明武汉打开了“重启键”。徐金陆的朋友圈被无数好友点赞,甚至有国外的朋友特地发来信息问候。

  57天的超长“探亲假”见证了武汉的“暂停”和“重启”,和疫情面对面,和死神擦身而过,和家人望而却步,和感动互道问候。徐金陆体会到了志愿者的那份责任和感动,体会到了大灾面前的那份大爱。

  作为一名教师,徐金陆在志愿服务的同时,承担着网上授课的任务。他担任运动训练学和乒乓球的教学任务,有3名研究生面临毕业,在志愿服务下班后,徐金陆还要和学生网上交流,指导毕业论文。

  郭锐是天津体育学院07级研究生,毕业之后回到武汉科技大学任教,他在朋友圈中看到了徐金陆当志愿者的消息时并没有惊讶,他觉得这就是徐老师的性格。

  当一切回归平静,徐金陆回到了学校,站在三尺讲台上,看到了熟悉的学生,收到了学生的满满的问候。与此同时,他获得了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授予的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称号、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天津市扶贫协作和支援合作工作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

  沉甸甸的荣誉,是对徐金陆经历的肯定,也让他更多地思考,灾难面前总会有人挺身而出,军人、医护、警察、社区工作人员等等。他觉得教师这份职业不仅能战斗还能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恐惧人人都有,当国家有难,民族有难,总有人负重逆行,有志青年就应当做第一批逆行者,这是历史赋予他们的责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