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独家采编

西藏萨迦县曲堆村:灾后重建与文化传承同频共振

2025-11-10 中国西藏网

  中国西藏网讯 10月6日,中秋月圆。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萨迦县雄麦乡曲堆村,68户受灾群众接过崭新的钥匙,搬进安全宜居的新家。这一天,团圆佳节与乔迁之喜交织,整个村庄沉浸在双喜临门的温暖中。

  2025年1月7日9时5分,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波及地点包括萨迦县雄麦乡曲堆村。10月底,当记者再次走进这个村庄,遇见了老朋友——曲堆藏戏队的队员们,我们曾因采访结缘,如今大家都是老朋友。


图为曲堆藏戏队队员合影

  令记者动容的是,地震那个清晨,安顿好家人后,藏戏队队员们不约而同地奔向村委会,去确认存放在那里的藏戏服饰和道具是否安好。


图为曲堆藏戏队部分队员在新家合影


图为萨迦县雄麦乡曲堆村村民、藏戏队员白玛古入

  “村委会没事,服装道具也都好好的,但我们还是不放心,一定要打开再看一眼。”队员白玛古入的这句话,道出了他们对传承古老藏戏那份刻在骨子里的珍视。

  14名队员,14个家庭的顶梁柱。在灾后重建中,这些平日里在藏戏中扮演不同角色的演员,在生活中找到了新的角色:白玛古入抡起石匠锤,巴桑琼拉握稳焊枪,次仁顿珠推响刨木机……从废墟到新居,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参与重建家园。

  “就像在藏戏里,每个人都要唱好自己的角色。”白玛古入说,像唱好藏戏一样建好自己的家园。

  这些技能,来自政府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当时我们依据自身的意愿和实用性考量,去参加培训了。而且这次灾后重建跟工人的合作中,我们学到了更多,专业技能更扎实。”朴实的话语里,是技能培训与灾后重建之间令人感慨的缘分。


图为曲堆藏戏队队员身着《卓娃桑母》戏服

  据了解,曲堆藏戏,曾与萨迦寺跳神齐名,后面因种种原因,在民间失传了很长时间。约在50年前,老演员们曾重组戏队,却因生计艰难,靠着东拼西凑的服装,走村串户只为讨一点糌粑、青稞等生存粮食。在那个普遍贫困的年代,这份热爱终究没能敌过现实的艰难。 

  如今,村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2018年,藏戏队再次重组;现在,已跻身市级非遗——这条传承之路,终于越走越宽。 

  谈及在灾后重建中所做的贡献,白玛古入很实在:“政府发工资,不算贡献。但在家门口干活,省了油费,能照顾家,很方便。”更让人感动的是,在忙碌的重建中,队员们抽空为乡亲们免费演出了两场藏戏“只想给大伙儿一点精神安慰,哪怕一点点也好。”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对父老乡亲最朴素的情谊。 


图为灾后重建期间,曲堆藏戏队的队员们为乡亲们演出,传递温暖 受访者供图


图为灾后重建期间,曲堆藏戏队的队员们为乡亲们演出,传递温暖 受访者供图

  边巴古入说出了大家的心声:“现在我们住上了新房,心里满是感激。感恩总书记,感恩党中央,感恩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


图为曲堆村民乔迁至焕然一新的新居

  如今的曲堆村,炊烟袅袅,生活如常。藏戏队正计划排练新剧目,准备把承载着希望与感恩的古老唱腔,送到更多的角落。

  从地震危房到美丽新居,从濒临失传到非遗新生,曲堆村的故事,是一曲关于生命坚韧与文化传承的赞歌。在这里,每一个重建的家园都写满希望,每一段古老的唱腔都饱含力量。(中国西藏网 记者/次旦拉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