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讯 清晨,海拔4900米的中尼丁嘎传统边贸点寒意未散,山巅初染金光,执勤戍边的移民管理警察们已列队就位。伴随着牦牛铃声和一声声“扎西德勒”,尼泊尔边民牵着满载货物的牦牛缓缓入境。移民管理警察们一天由此开始,守护着这条正在复苏的千年商道的安全与畅通。
今年7月23日,丁嘎通道恢复通行,标志着中尼普兰方向的丁嘎、柏林拉、拉孜拉三条传统通道全部重启。在“阿里小江南”的边境线上,重现的商贸活力与移民管理警察们坚毅的藏青蓝身影交织成一幅复苏与坚守的壮美画卷。
图为移民管理警察在帮边民装货物
普兰县,地处西藏西南边陲,与印度、尼泊尔接壤,是全国12个三国交界县之一。群山环绕,平均海拔超4500米,这里曾是古“丝绸之路”南线要冲。如今,乘着共建“一带一路”的东风,这条穿越世界屋脊的千年商道,正重焕勃勃生机。
西藏普兰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移民管理警察们,长期坚守在国门一线,肩负着普兰口岸出入境旅客边民的验放工作以及中尼普兰方向丁嘎、柏林拉、拉孜拉三条传统边贸通道出入境人员验放的重任。
“请出示您的证件。”“祝您交易顺利!”8月18日,在拉孜拉通道检查台前,移民管理警察罗郎正在用流利的尼泊尔语,熟练核验证件、人证对照。他身后,交易繁忙:尼泊尔的手工艺品、木碗、羊毛织物与西藏的牦牛肉干、青稞等特产在此交汇。
图为移民管理警察在丁嘎传统边贸点检查边民证件
今年以来,普兰口岸验放出入境人员1.5万余人次,三条传统边贸通道验放边民500余人次。稳步增长的数字,是商道复苏的见证,更是戍边移民管理警察辛勤付出与专业保障的硕果。
当最后一名尼泊尔边民顺利通过,通关任务圆满完成。尼泊尔带队负责人由衷赞叹:“高效而温暖!”这既是对移民管理警察专业素养的认可,也是对这条贸易通道顺畅运行的肯定。
图为移民管理警察在拉孜拉边贸交易现场执勤
夜色深沉,星河低垂。结束工作的罗郎回到值班室。翻开当天稳步增长的出入境记录,他嘴角泛起一丝欣慰——这份“热”意,离不开他和战友们的守护。短暂的休憩时间,他拨通了家里的视频。屏幕那头,不满三个月的宝宝咿咿呀呀,妻子举起新织的厚羊毛护膝:“巡逻用得上。”家人的关怀与工作的肯定,汇成心底暖流。
图为移民管理警察在拉孜拉传统边贸点检查边民证件
日升月落,亘古不息。普兰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移民管理警察们,就这样日复一日扎根雪域国门。他们以精准验放保障贸易的“热”度,用坚毅的身影诠释国门的“守”护。他们是千年商道复苏的见证者,更是安全繁荣的守护者。当新一天的阳光再次照亮普兰的山巅,他们将继续以无悔的坚守,迎接高原边陲又一个崭新黎明,守护这条穿越世界屋脊的千年商脉,生生不息。(中国西藏网 通讯员/格热 记者/德吉卓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