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独家采编

雪域铁警:热血筑就天路长城 柔情守护万家灯火

2025-08-19 中国西藏网

  在离天空最近的铁轨上,在平均海拔超过3500米的雪域天路上,拉萨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的民警们,用双肩扛起天路平安,用热血筑就忠诚长城,以柔情守护万家灯火。他们是流动的哨所,是旅客的守护神,在飞驰的列车中书写着新时代人民警察的使命担当。

  生死十米!跪行碎石勇救幼童 

  “别哭,别怕,叔叔来救你了!”7月8日,青海格尔木火车站,Z323次成都至拉萨旅客列车停靠期间,一声惊呼划破站台宁静——一名2岁男童不慎从站台与列车间的缝隙跌落轨道!站台下空间不足半米高,布满尖锐的道砟石,列车随时可能启动,孩子的哭声揪紧了所有人的心。 

  危急时刻,拉萨铁路公安处乘警霍世宝闻讯飞奔而至。没有丝毫犹豫,他纵身跳下站台。站台下无法直立,他只能跪在尖锐的碎石上,依靠手臂和膝盖的力量,奋力爬行前进。十米距离,每一寸移动都伴随着碎石刺入膝盖的剧痛。霍世宝强忍疼痛,一边爬行一边安抚受惊的孩子:“别哭,别怕,叔叔来救你了!”当他触碰到孩子时,迅速检查状况,小心翼翼地将孩子托举上站台。在站台同事和热心旅客协助下,幼童安全回到惊魂未定的家长怀抱。经检查,孩子仅头部轻微擦伤。这惊心动魄的十米跪行,是人民警察在生死关头挺身而出的本能,更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生动实践。 


图为霍世宝在列车上开展工作 摄影:邓伟

  火眼金睛!智勇双全擒获网逃 

  4月17日,在疾驰的西宁至拉萨Z323次列车上,一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悄然上演。乘警李小龙如常巡视车厢,14号车厢里两名几乎不离铺位、神色慌张且有纹身的旅客,引起了他的高度警觉。“多看一眼、多问一嘴、多说几句、多走几步”——这是李小龙始终恪守的工作原则。他深知细节决定成败,立即冷静展开调查,请求核查身份,同时发动多方力量密切监视。 

  真相很快浮出水面,二人竟是网上在逃的盗窃嫌犯!抓捕时刻,李小龙沉着指挥,乔装成客运员查票,与增援警力、解放军官兵紧密配合。他身先士卒冲向嫌犯,迅速将其控制,整个过程干净利落。为稳定旅客情绪,他耐心解释安抚,宣传法律知识,迅速恢复列车秩序。“快、准、稳”的办案风格,诠释着担当与智慧,践行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图为李小龙在列车开展工作 摄影:赵启雄

  高原絮语!温情叮咛织密平安网 

  “看好自己的包!贵重物品贴身保管,不要大意了。”“晚上睡觉,各位一定要盖好被子,高反很严重!”……拉萨铁路公安处乘警米玛次仁的“碎碎念”,是高原列车上最动听的序曲。他的脚步在车厢过道里来回穿梭,一句句叮嘱如同细密的针脚,慢慢织进旅客的旅途里。 

  米玛次仁的提醒并非漫无目的。在海拔数千米的高原列车中,每一句叮咛都凝结着他多年乘警生涯的智慧结晶。旅客们不经意间放错位置的背包、随手搁在座椅上的手机、放在洗漱台充电的电子设备、敞口的行李袋……在他眼中都是潜在的风险点。“唠叨”的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有任何违法侵权问题第一时间报警,我们民警24小时在线!特别是盗窃、猥亵等违法行为,请务必第一时间报警,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他句句在理的安全提示,带着不容置疑的关切力量。高原旅途的平安密码,就藏在他这些看似零碎的念叨里:“东西看紧点,出门在外,平安是福气!”当车厢广播响起前方站点信息,米玛次仁的声音也随之流淌:“行李物品再检查一遍,下车别遗漏!”目光扫过每一张面孔,将每一位旅客平安送达的信念,已融入他的血脉。 


图为米玛次仁向旅客进行安全提示 摄影:普布旦增

  格桑梅朵!雪域天路绽芳华 

  在拉萨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格桑梅朵”女子乘务警组如高原格桑花般坚韧芬芳。警组中的大姐丹增拉姆,面对各类警情总能冷静果敢,沉着应对,及时疏导旅客情绪,有效预防违法行为。她充分发挥本地藏族女乘警藏汉双语优势,是大家公认的调解能手。一次,两名旅客因行李摆放争执不下,她主动上前,凭借女性特有的细心与耐心倾听诉求,换位思考劝解:“大家都是出来旅游的,都希望顺顺利利,别因这点小事影响心情,互相理解,开开心心结束旅途。”在她细致调解下,双方握手言和。 

  身为铁路双警家庭的一员,丹增拉姆与丈夫拉巴扎西如同上了发条的陀螺,一个守护铁路线,一个守护列车厢,聚少离多。结束值乘回到家,年幼的孩子常已抱着玩具入睡,睡前哭喊着找爸爸妈妈的情景,让拉姆轻抚孩子脸庞,心中满是愧疚与遗憾——不能常伴父母膝下,不能悉心照料家庭,不能时刻陪伴孩子成长…… 

  今年暑运,客流激增,列车加开。警组民警崔晓莉连续高强度工作,深夜突发高烧。考虑到警力紧张,她毅然带病坚持上岗,早早来到站台,一丝不苟地完成巡视宣传和治安防范工作。直到送走最后一位旅客,完成车厢巡视,她才放心退乘,此时警服已被汗水浸透。面对支队的关心,她只淡淡地说:“没事的,看到旅客平安回家,我就没那么难受了。” 

  “总有人用平凡成就伟大,总有人用微光汇聚星河。”乘警余丹措巡视时发现一名藏族老人行动不便,立即与列车工作人员协作,将老人及陪护家人调整至门口座位,仔细固定轮椅后,用藏语轻声安抚:“阿妈啦(藏语:妈妈),我们会陪您平安到站!”老人紧握她的手,连声道谢:“土及其(藏语:感谢)!”这样的事迹还有很多,虽不轰轰烈烈,却真切诠释着“格桑梅朵”们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 


图为余丹措在火车站台为旅客答疑 摄影:普布旦增 

  在平均海拔超过3500米的天路上,这样的身影从未间断。当列车驶过唐古拉山脚下,乘警们用磨破的膝盖、走肿的双脚和温情的叮咛,将海拔数字转化为安全温度。每一趟列车的鸣笛,承载着万千旅客的平安期盼;每一扇飞驰的车窗后,都闪动着拉萨铁路公安处乘警默默守护的身影。他们深知,守护的不仅是一节节车厢的秩序,更是连接雪域高原与祖国各地的生命线、团结线、幸福线。“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理想信念已融入他们的血脉,成为无声的誓言,在雪域天路上续写着忠诚与担当的新篇章。(中国西藏网 通讯员/黄飞 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