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拉萨,碧水蜿蜒、青山如黛。布达拉宫巍然耸立,红白墙体与群山相映,城市被绿水青山环抱。“没想到雪域高原这么绿、水系这么漂亮,让人并不觉得身处高原。”东北游客王航宇说。
站在拉萨河南岸南山公园远望,城区河段已化作碧绿湖面;主干道绿树成荫,绿色成为夏日主基调。
这抹“高原绿”来之不易。自2012年起,拉萨沿拉萨河北岸、南岸山体持续造林,实施“树上山”“绿色围城”等工程,在海拔3600米以上、坡陡缺水地带创造人工造林奇迹。2021年起,西藏实施首个规模化造林重大工程——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规划国土绿化206.72万亩,已完成上百万亩。
堆龙德庆区的西嘎山由“石头山”变为“绿屏障”即为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的缩影。西嘎山下的东嘎社区居民对西嘎山的变化感受颇深。东嘎社区二组居民仁增说:“以前,西嘎山是一座光秃秃的石头山。刮风时漫天尘土,下雨时泥沙横流。”东嘎社区二组自2013年起将村集体收益的40%用于造林,用时8年为800亩陡坡披绿;2022年纳入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后,当年新增造林2000余亩,成活率达90%。仁增说,现在风沙小了,环境好了,村里还建起体育场,吃上了“生态饭”。他深有感慨地说:“政府重视、投入大、管护严,加之科学手段,林木成活率才能这么高。”
拉萨市林草局局长格桑罗布介绍,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实施以来,栽植苗木1.2亿余株,总体成活率达85%以上。在工程区,马鹿、岩羊、狐狸、狼、猕猴等野生动物不时出没。凭着“种一片、绿一片、活一片”的信念,“五年增绿山川,十年绿满拉萨”的梦想正在走向现实。
“绿满城”同样体现在城市空间。拉萨实施城市绿化提升改造工程,提出“多维增绿、一街一景、四季常绿、乡土植物、口袋公园、拆违透绿、树池美化”七种改造策略,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生态环境。从太阳岛西桥经金珠路至布达拉宫,常绿松挺立,月季成片绽放。去年以来,拉萨市多层次立体化搭配海棠、石榴、造型松等苗木100余个品种,累计栽植3200余株,对道路、重要节点以及口袋公园等进行改造提升,涉及道路总长度100.19公里,绿化提升总面积58.16万平方米,着力打造“一街一景”“一街一品”高品质绿化景观。
公园体系不断加密。拉萨建成区现有城市综合公园、专类公园、游园等160余座,近五年新增20余座;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70%,绿地率41.97%。其中,由中铁二十一局承建的拉萨团结公园今年8月初正式开放,昔日这个房屋高低错杂、线缆交错密布、环境喧嚣扰攘的地方变身杨柳依依、碧波荡漾、鸟语花香的城市新地标。“团结公园仿佛和布达拉宫融为一体,是休闲锻炼的好去处。”拉萨市民次仁多吉每天早晚都要来这里逛一圈。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拉萨将继续加强林草管护,推进“绿满城”与“城市会客厅”建设,持续优化人居环境,增强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经济日报记者 代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