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华灯初上,高原的夜晚褪去了白日的燥热,升腾起别样的活力。在拉萨天海国际广场,“山海集市”的灯笼点亮了夜空,摊主们麻利地摆放着藏式手作与特色小吃,市民与游客穿梭其间;宇拓路“拉萨不夜城”的街区上,非遗文创的巧思、特色美食的香气与街头艺人的歌声交织,5.5万日均客流的热闹场景,成了西藏夜间经济最鲜活的注脚。
近年来,西藏将夜间经济作为提振消费的重要抓手,通过政策引导与场景打造,构建起“业态多元、服务完善、文化浓郁”的夜间经济生态。先后出台《西藏自治区关于促进夜间经济和假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措施》《西藏自治区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政策措施》,从资金支持、业态培育、配套优化等方面形成政策合力,推动夜间经济从零散化到系统化发展。
“夜间经济是消费市场的‘下半场’,更是展示地方特色、激活消费潜力的重要载体。”自治区商务厅消费促进处处长吴寿德说,“我们始终围绕‘政策引领、载体支撑、业态创新、服务保障’的思路,一方面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鼓励各地结合本地资源禀赋打造多元化夜间消费新地标、新场景;另一方面推动交通、停车等配套服务升级,让夜间消费既有‘热度’也有‘温度’,真正让夜间经济成为拉动内需、带动就业的新引擎。”
政策的温度,正转化为一个个鲜活的消费场景。
在“拉萨不夜城”街区,西藏供销集团的摊位前围着不少人,手工酸奶、牛肉干、奶制品、本土饮品等特色产品成了抢手货。“借势夜间经济的热度,既能推广本土品牌,又能带动农牧民增收。”该集团项目拓展专员斯郎维色介绍,接下来计划尝试增加深加工产品,让本土特色更贴合夜市消费需求。
在拉萨天海商圈,持续至年底的“山海集市”划分出文创、手作、美食专区,人气渐旺;“你就是歌手”的舞台上,本土明星导师的现场指导同步在抖音直播,互动热烈。
在昌都,以“民族风情·夜市狂欢”为主题的10条特色街区,形成了集吃、游、购于一体的夜市购物集群,成了市民夜游的首选。
这些充满活力的夜间消费场景,既展现了各地特色,也印证着西藏夜间经济发展的活力与潜力。2024年,全区30余个特色夜市街区累计吸引超144万人次,带动5000多个就业岗位,营收突破1.3亿元,夜间经济已从“点缀”变成了“支柱”。
夜间经济的持续升温,离不开服务保障的细致考量。“现在来宇拓路的‘拉萨不夜城’太方便了!5条免费公交专线直达步行街口,从晚上8点运营到24点,带家人逛完返程也很省心。”家住纳金路的拉萨市民平措说。这5条免费公交专线(Y1—Y5)自7月15日开街起运行,解决了夜间出行难题。不止于此,拉萨河开通夜间游船、夜市街区(商圈)推行3小时免费停车及灵活管控措施、节假日开放单位停车场、商家依规设置“外摆位”并延长营业时间……这些“小调整”,让夜间消费的便利度与舒适度同步提升,也让政策红利真正落到群众心坎上。
如今,高原的夜晚从市集烟火到舞台星光,从文创巧思到服务暖意,夜间经济正以多元业态融合的姿态,照亮消费升级路径。它不仅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更是展示西藏文化的窗口,写满了高原发展的生机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