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古道新风

云南省迪庆州:在稳定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

2025-08-19 云南日报

  话题

  “十四五”规划完成情况如何?怎么让“世界的香格里拉”这块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如何解决部分公交线路乘车不便问题?8月14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委常委、常务副州长杨学文做客“金色热线”,就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解答。

  抓好“四件大事”

  持续改善民生凝聚民心

  迪庆州“十四五”规划完成情况如何?

  “‘十四五’以来,迪庆州以稳定、发展、生态和边疆稳固‘四件大事’为引领,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这五年,是迪庆发展变化较快和增进民生福祉较多的五年。”杨学文介绍,通过梳理评估,全州“十四五”规划确定的29项主要指标和360个重点工程及事项,已有22项指标和289个重点工程及事项的进度符合预期和超预期,总体推进顺利。

  对迪庆州经济社会取得的成就,杨学文从六个方面作了介绍。一是社会稳定开创新局面。全州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治藏方略,坚决扛牢维护稳定的政治责任,全州社会大局连续17年保持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并成功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深入开展历史遗留重大矛盾问题化解集中攻坚,滇川交界地区上百年的资源利用纠纷得到实质性化解。二是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全州地区生产总值从2021年的293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307亿元,突破了300亿元大关,稳居全国10个涉藏州市前列。产业投资年均增长13%,2024年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65%,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其中,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504元,年均增长9%,增速位居全省前列。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2021年9月29日,香丽高速历时7年全线建成通车,结束了迪庆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2023年11月,丽香铁路历时9年建成通车。宁香高速和香乡、香维等8个重点交通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全州公路网络体系不断完善。四是产业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坚持产业兴州,全力推进文化旅游、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绿色能源、绿色矿业转型升级,2024年,“四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全州GDP的42%。其中,2024年全州接待国内外游客312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353亿元,两项指标增速均居全省首位。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持续发展壮大,葡萄、中药材、食用菌等产业蓬勃发展。清洁能源开发建设成为全省的主战场。五是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发展。全力打好“四大保卫战”,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大力开展绿美迪庆建设,历时13年,迪庆成功创建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六是民生保障和改善取得新成效。夯实教育之基,在全省率先全面实施15年免费教育,香格里拉职业学院挂牌成立,实现迪庆州高等教育零的突破。2025年,全州高考本科上线率达51%,创10年来最好成绩。聚焦医疗之需,积极争取云南省藏医院顺利落户迪庆,填补了全省无省级藏医院的空白;2024年全州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居全省第2位,并在全省率先实现医疗保险全险种“线上”拨付。聚焦防灾救灾之患,德钦、维西行政区划调整获国务院批复,德钦县城地质灾害防治和搬迁避让工作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深挖文化底蕴

  激发文旅融合“源头活水”

  怎么让“世界的香格里拉”这块金字招牌越擦越亮?迪庆州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于海燕介绍,“十四五”以来,迪庆州文旅产业加速发展。2024年,全州接待游客总量达3123万人次,远超“十四五”规划确定的2025年末指标;旅游总收入达353亿元,超出规划指标13.5%。2025年上半年,接待游客1487.3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39.49亿元,总量和增幅均保持全省第一。

  谈及如何推动文旅产业发展,于海燕表示,一是注重促进文旅多元融合,让文化与旅游深度互嵌,把非遗资源转化为旅游体验产品,以特色节庆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形成了“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的节庆经济格局。二是通过项目招商双轮驱动,精准谋划文旅项目,推动项目入库,成功落地香格里拉市古北广场项目。2024年完成文旅固定资产投资8.17亿元,同比增长100.7%;2025年上半年预计完成旅游业固定资产投资2.14亿元。三是推动景区提质,打造多元化旅游产品体系,多个景区推出特色业态,多个景区实现升级、整改。“旅游+”融合业态丰富,乡村旅游亮点多,旅居业态加速布局。四是坚持监管服务同步提升,连续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百日行动”,投诉和网络舆情逐年下降,“30天无理由退货”机制高效运行。举办文旅从业人员能力素质培训班,出台民宿管理方案和评定标准,提升服务保障能力。五是加强区域合作品牌推广,融入“大香格里拉”区域发展格局,深化滇西北旅游协同,品牌宣传矩阵持续扩容,谋划国际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

  回应群众关切

  着力改善市民出行体验

  康珠家苑小区是迪庆州保障性住房小区,距离位于香格里拉市中心的州人民医院有7公里左右的路程。在小区北侧的门口有一个公交车站,站牌上标注有11路、14路两条公交线路,途经医院、学校、政府部门等重要场所。

  虽然每条公交线路都标有首班车和末班车时间,但是对于乘客来说,要等到相应的公交车有时得凭“运气”。上午10点06分,一辆14路公交车停靠到站台,几位乘客顺利上车,公交车也在等待了几分钟后发车。上午10点27分,一辆11路公交车开进了站台,几位乘客刚想上车却在车门口停了下来,驾驶员告知乘客要去给公交车充电,让他们等40分钟左右,公交车随即离开。

  “有些公交车不准时,司机中午还要休息,11点半出来就搭不上车了。”香格里拉市民反映,部分公交车驾驶员想跑就跑,不想跑就停在一个地方休息。到火车站、城区、景点的公交车乘客相对较多,运行上规范一些,而一些“冷门”线路乘车的人较少,时间就不太确定。

  “群众反映的公交等车难、不准时,甚至拒载的问题,经过初步调查,确实存在。”迪庆州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农布青林介绍,当前香格里拉市公交由两家企业分线运营,由于企业经营出现困难,车辆数量少、维护成本高,司机队伍也不稳定,部分线路运力严重不足,发车间隔被拉长,高峰时段也要等很久。

  “企业经营比较吃力,服务质量打了折扣,真诚地向市民朋友表示歉意。”农布青林表示,下一步,交通运输部门将加强监管力度,督促公交公司优化线路运营,进一步规范驾驶员行为,努力改善市民的出行体验。同时,优化资源配置,督促企业根据客流数据调整冷门线路班次,保障医院、保障性住房小区等重点区域基础服务,并全面排查老旧站牌,更新错误线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