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萨班论坛

【西藏观察】雪域高原的“最强大脑”见证了什么?

2025-11-28 中国西藏网

  雪域高原上,立着一座名副其实的“最强大脑”。

  这个坐落在西藏山南雅鲁藏布江畔、被命名为“雅江1号”的“最强大脑”——西藏首个大规模智算中心,于2025年6月18日正式开服运营。这座湖北省、武汉市第十批援藏的“头号工程”,不仅改写了西藏在全国算力版图的地位,更呈现着“东数西算”国家战略、数字中国建设在雪域高原的生动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当今时代,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是新一轮国际竞争重点领域,我们一定要抓住先机、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数字时代发展大势和科技创新趋势,做出一系列战略部署,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在西藏,这份成效既体现在突破地理制约的技术创新中,也融入惠及各族群众的民生服务里,更成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西藏的数智实践稳步推进。“雅江1号”开创的“西训东用”模式,将东部高能耗AI训练任务与西藏清洁能源优势和独特的天然冷却条件相结合,计划为藏医药研发、高原农牧业、生态环境检测等提供算力支撑;在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上亮相的藏语言人工智能APP“DeepZang”,融合汉语、英语及藏语三大方言(卫藏语、康巴语、安多语),支持语义分析、跨语言对话等智能功能,既用人工智能技术打破语言壁垒,更以数智化方式守护和传承民族文化。

  “促进制造业数智化转型”“推进服务业数智化”“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更新和数智化改造”…… 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数智化”成为高频词。从“数字化”到“数智化”的一字之变中,彰显的是从技术覆盖到智能赋能的升级和二十届四中全会“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战略远见。

  数字经济发展动能更加强劲。近3年,西藏数字经济增加值平均增速保持在14%以上,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169家,国家级创新基地22个,规上数字经济企业57家,高新数字产业成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2025年上半年,全区高新数字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5.87亿元,占年度目标的58.7%,在江苏南京举办的西藏数字经济专题招商推介会上,签约金额达68.5亿元,为高原数字产业发展引来外部活水、增添持久动能。从“雅江1号”的算力枢纽到拉萨高新区的数字企业集群,再到2024年西藏农村电商44.8亿元的网上零售额,“数字”正将西藏的生态、特色农牧等资源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优势。

  数字公共服务更加可感可及。截至2024年末,西藏全区千兆光纤网络已具备覆盖275万户家庭的能力,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1.7万余个,70%的行政村通达5G网络。数字通讯基础设施的持续完善,让偏远地区的群众也能享受高速稳定的网络服务;社保服务实现 “跨省通办”与“全程网办”,基本养老保险跨省转移接续办理时间从45个工作日压缩至15个工作日,“15分钟服务圈”覆盖多地;2024年,全区实现411个非涉密政务信息系统完成上云上平台,汇聚数据17亿条,数据共享调用达17万次;汉藏语音翻译技术与复杂场景藏文多风格字体识别技术成果突出,藏汉机器翻译系统单日访问量最高达11万次。数字技术不仅打通了公共服务的“语言堵点”,更扩大了优质服务的覆盖半径……一个个具体场景,带我们见证着数字红利流进草原牧场、惠及各族群众。

  长风万里启新程,数字潮涌遍高原。未来,随着“东数西算”战略的深入,随着更多数字技术扎根高原,随着算力进一步赋能民生改善、生态保护、文旅升级,这份书写在世界屋脊的数智答卷,还会续写更多新篇章。(中国西藏网 文/张艺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