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萨班论坛

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不容轻慢

2025-10-16 中国西藏网

  一场高原烟花秀引发的热议,终究要回归到“地球第三极”的生态守护命题上。 

  西藏日喀则市于15日发布《蔡国强:升龙》烟花秀调查处置情况通报。其中明确,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北京蔡国强艺术工作室涉嫌违法行为立案查处;赞助商“始祖鸟”依法承担相应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生态修复责任;与此同时,江孜县多名干部被追责。事件背后,人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青藏高原的生态保护,容不得半点轻慢。 

  青藏高原,这片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土地,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同样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生态变化的脆弱区。这里生态系统结构简单, 生态恢复力低, 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一旦生态屏障受损,不仅会影响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更会对长江、黄河等江河源头的水源涵养功能造成连锁反应,关乎全国乃至全球的生态安全。这种脆弱性与重要性,决定了青藏高原的每一项人类活动,都必须以生态保护为前提。 

  从建立羌塘、珠峰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系统性守护藏羚羊、藏野驴等珍稀动植物栖息地,到推行草原禁牧休牧与草畜平衡,保障可持续发展,西藏用实际行动证明,发展与生态并非对立。如今,高原的蓝天、碧水、净土,既是当地群众的宝贵财富,也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诠释。这份成果来之不易,更需倍加珍惜。 

  此次烟花事件之所以引发全网持续关注,并非源于一时的舆论热度,而是深刻体现出公众生态保护意识从“被动认知”向“主动监督”的转变,更体现出社会对守护高原生态的集体期许。在高原地区,任何决策都应经过严格的生态评估,充分考虑环境承载力,既要避免短视行为对生态造成不可逆伤害,也要让每一项举措都经得起时间和自然的检验。 

  守护青藏高原,本质上是守护一种“慢发展”的智慧:不追求“流量狂欢”,而是以长远眼光维系生态与发展的平衡。这不仅是发展的经验,更应成为所有生态敏感区前行的准则。唯有读懂自然的语言,才能在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中国西藏网 文/张艺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