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萨班论坛

【西藏观察·辉煌60载】票根里的路途变迁

2025-08-19 中国西藏网

  2025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西藏各族人民以实干为笔,在高原的壮美天地上,不断描绘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新画卷。 

  作为一名从事相关工作的记者、西藏发展的见证者,2025年距离我第一次到西藏过去了21年。回想这20多年让我感受最深刻、最直观的一幅“画”,大概就是路途体验的变化。 

  初次进藏:山高水长,一直在路上 

  2004年9月,我第一次到西藏。那时候,青藏铁路格拉段还在建设当中,到西藏只能搭乘汽车或者飞机,而从北京到拉萨几乎没有直航。航班早上从北京起飞、到成都经停,12点多再飞,到拉萨就已经是下午了。再从贡嘎机场到拉萨市中心约90公里、坐车又花了2个小时。 


图为2004年9月6日,作者第一次去西藏搭乘航班时的过站登机牌 

  第一次上高原,我的高反很明显,头疼欲裂+上吐下泻。酒店房间里有一个很大的医用氧气钢瓶,我不太会用,又担心吸氧会产生依赖,所以最初2天,基本是生扛过来的。 

  在拉萨休整了几天,又赶往日喀则。刚好那年拉萨到日喀则的公路也在修,很多路段尘土漫天。当时还没有智能手机,手机信号甚至都经常中断,更别说导航。有时候走着走着发现此路不通,只能改道。300多公里的路,早上从拉萨出发,傍晚才到日喀则,走了大约10小时。 

  在日喀则期间,还有幸去了珠峰大本营。世界第一高峰的美景让人惊叹,令人难忘的还有前往珠峰景区的路:名副其实的“搓板路”,即便现在想起来,好像又体会到了坐在越野车上一路“搓”过去的感受。 

  再次进藏:立体交通日益成形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格拉段开通运行,西藏的历史上第一次通了火车。2008年到2019年,我又多次到西藏,其中好几次都是坐火车。最开始北京到拉萨的火车运行时间是47.5个小时、要整整2天,但对于很多想去西藏的人来说,无疑是多了一个可靠、价格实惠的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步入发展最好、变化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新时代,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也突飞猛进。 

  2014年,拉日铁路全线运营,我2015年再从拉萨去日喀则的时候,就是搭乘火车,曾经在2004年要花10小时的路程,火车只要3个小时。 


图为作者2015年搭乘火车从拉萨前往日喀则的车票 

  2021年6月25日,西藏第一条电气化铁路拉林铁路开通运行,复兴号开上“世界屋脊”,西藏铁路运营里程达1359公里;北京到拉萨的火车运行时间从最初的47.5个小时缩短至了现在的40小时20分; 

  截至目前,西藏已有8座民用机场,通航城市81个;西藏民航年旅客吞吐量从2012年突破200万人次,到2024年11月突破700万人次;C919大型客机首次飞抵拉萨贡嘎国际机场; 

  截至2024年底,西藏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2.49万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1196公里,623个乡镇、3869个行政村通客车,通客车率分别达91.75%、72.42%;到珠峰大本营的柏油路已经修通,“搓板路”成为历史;

  ……


图为车辆行驶在西藏公路上,车窗视野右侧为卡若拉冰川(2019年拍摄) 

  而这些数据背后,提升的不只是时间效能,还有路途中的体验:对于曾经5点钟就起床赶飞机、傍晚到拉萨的我来说,现在从北京到拉萨每天仅直飞就有4趟航班、单程约4.5小时,从贡嘎机场到拉萨市中心最短路程只要60公里,所用时间几乎只要原来的一半,早上飞、中午就能看到布达拉宫;弥散式供氧的青藏铁路车厢、可弥散供氧的酒店,以及便携式氧气罐,都能帮助缓解高原反应,智能手机上各式各样APP里的旅游攻略也会提示我,该吸氧吸氧,不必傻傻地硬扛;搭车出发伊始,导航就会告诉司机,哪一条路畅行无阻。 


图为车辆行驶在西藏山南的公路上(2019年拍摄) 

  时间是连续流动的,只是为了记录方便,人为把它分为了日、月、年……在这个过程中,发展也是不间断的。如果有人告诉2004年的我,10年间从拉萨到日喀则通了火车、全程只要3个小时,我肯定觉得是在吹牛,而时间和现实发展告诉我,这都是真的。 

  60年一甲子,站在新起点逐梦未来,西藏的高质量发展会再创造出怎样的奇迹?时间会给出答案。(中国西藏网 图、文/杨月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