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新华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李硕
心怀百姓冷暖,守护公平正义
“核实好录音文件后及时发给法院,不能耽误庭审。”
11月14日下午,记者推开石家庄市新华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一间办公室的门,第一检察部主任李硕正和同事交代工作。见到记者,他露出歉意的笑容:“不好意思,手头事情有点多,稍等。”
他的办公桌上,堆满了厚厚的卷宗。能从繁杂的案件材料中抽丝剥茧,找到关键线索,得益于他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
2019年冬天,一起由省公安厅、省检察院挂牌督办的涉黑案件移送到新华区检察院。这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该院受理的首起涉黑案件,犯罪嫌疑人多达23人,案卷材料装了整整七个大整理箱。
由于是异地办案,犯罪嫌疑人关押在石家庄市不同的看守所,李硕和两名专案组成员不得不奔波于各处提审。
“上百册卷宗要在45天审查起诉期限内看完,同时还要接待群众来访、准备出庭预案、向上级汇报。”李硕说,那一个半月的时间,他们几乎以院为家。
庭审当天,王某某等被告人均拒不认罪,还聘请了30余名律师出庭辩护,控辩交锋异常激烈。
面对压力,李硕沉着应对,紧盯被告人供述与辩解中的矛盾,层层推进,用严密的证据体系锁定犯罪事实。
庭审从当日9时持续至24时。当法官最终认定起诉书指控的全部犯罪事实时,李硕才松了一口气。
这起案件后来被评为全省检察机关扫黑除恶优秀典型案例。
除了扫黑除恶这样的“硬仗”,李硕同样关注涉及民生的案件。
2022年冬日的一天,新华区检察院里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三四十名老人敲锣打鼓,举着一面写有“秉公执法 匡扶正义”的锦旗,特意来感谢李硕和他的团队。
这是一起非法集资案,涉及三百多名投资者,大部分是老年人。犯罪嫌疑人以种树为名,承诺高额回报,诱骗老人们投资。
“在我们承办的案件中,这起案件涉案金额不大。但对老人来说,被诈骗的钱可能是他们全部的养老钱。”李硕说。
案件移送检察院后,李硕和同事们引导公安机关补充侦查,最终查清了案件事实,并追回了大部分损失。
从检以来,李硕先后办理公诉案件2000余件,多次参与办理疑难复杂、关系人民群众重大利益的大案、要案。
“在检察工作最需要的地方,他始终担当在前、奉献在前。”新华区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高静香这样评价李硕。
这几年,李硕还带领第一检察部将检察职能延伸至生态环保领域。
2023年,第一检察部办理了一起刘某某等11人污染环境案。犯罪嫌疑人在无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情况下,通过网络联系化工企业,违法收购危险废液并倾倒、填埋200多吨。
鉴于该案涉案人员多、地域跨度大,溯源核实难度高,在审查逮捕阶段,在李硕的建议下,承办检察官持续与公安机关沟通,进一步确定所有犯罪嫌疑人及填埋地点,确保不遗漏一人。
通过该案的办理,李硕敏锐地察觉到,在石家庄周边的“空心村”,违规倾倒、填埋、处置危废的情况时有发生。
“制度的篱笆扎紧了,犯罪分子才无缝可钻。”在李硕的推动下,新华区检察院将源头治理作为工作重点,通过制发检察建议、建立联动机制等,做好环境污染系统治理。
新华区检察院创建的“新荷讲堂”是年轻检察官成长的平台,取“小荷才露尖尖角”之意。不久前,李硕主讲了一堂“刑事公诉的出庭应对”的课程,全院近三十名青年检察工作人员参加。
这些年,在他的带领下,第一检察部涌现出一批实绩突出、业务过硬的检察工作人员:3人入选全省检察机关重大犯罪检察人才库,1人获“石家庄市十佳公诉人”称号,2人获“石家庄市十佳检察官助理”称号。
肩上的责任越来越重,李硕从未有过一丝懈怠。他明白,守护公平正义的道路永无止境。(河北日报记者 高 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