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下午,在杭州城建陈列馆,由武林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办的一场关于“诗韵文化慢生活街区”的座谈会在此举行。来自商业、文化、媒体界的众多大咖与拱墅区相关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深度挖掘与利用区域独特的文化资源,推动诗韵文化与现代商业、城市生活深度融合,为武林街区的未来发展“打开脑洞”。
座谈会设置了主题发言、互动研讨和自由交流等多个环节。在主题发言环节,来自不同领域的代表们从多维度分享了见解与实践经验。
“武林需要更多独家、首发的惊喜,我们要让文化自己‘开口说话’,说年轻人爱听的话,让每一位来到这里的市民游客不仅在消费商品,也在消费一段有根有据、有声有色的武林故事。”亚美娱乐负责人聚焦“首店经济”,探讨了如何提升区域商业吸引力。嘉里中心代表分享了他们如何通过多元业态布置、品质体验提升激活商圈活力,让商业空间成为文化体验的延伸。恒隆广场负责人则带来了前瞻视角,探讨高端商业如何与在地文化共融共生。
“街道的政策对我们这些小微企业有很大帮助,我们也会继续以咖啡香和茶香结合的方式为社区提供一个温馨的服务空间。”拱墅区中山北路商户代表分享了小众业态如何融入商圈生态,成为城市漫步热门打卡点的成功经验,展现了武林商圈蓬勃的商业创新力量。
如果说商业是街区的骨架,那么文化就是灵魂。文化界的代表们纷纷“亮出家底”,讲述武林的深厚底蕴。
“立足场馆功能提升,深化与街道联动协作,共同推进文艺赋美等相关工作落地见效。”杭州市城市建设档案馆馆长如同一位“城市记忆的守护者”,从历史档案的角度,揭示了如何让老建筑“开口说话”,实现“文艺赋美”。
十竹斋艺术馆馆长分享了如何推动武林雕版艺术、木版水印技艺走向世界,他表示,“老祖宗的智慧”完全可以走向街头、走进生活,成为街区最独特的风景。
媒体代表从传播角度出发,分享了其对商圈国际化发展、本地烟火气与潮流感记录的观察,并就如何更好地讲述武林故事、传播街区形象提出了建议。
拱墅区文广旅体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文商旅集团等相关管理部门负责人从宏观政策、规划管理及产业发展角度,为街区建设提供了指导性思路。
在随后的自由交流环节,现场气氛更加热烈。媒体代表提出,要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比如短视频、城市探访路线等,把武林的“诗韵”和“烟火”传播出去。有嘉宾建议,可以打造一条“诗意漫步”数字导览路线,扫码就能听诗词、听故事;还有的提出,节假日可以举办“宋韵集市”,让古装、非遗手作、特色小吃一起“出圈”……
拱墅区副区长贾元元强调,打造诗韵文化慢生活街区,关键在于“融合”——要让文化可感知、商业有内涵、生活有品质。她明确提出“文化为基,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商业为核,激活经济内生动力;共建为要,凝聚协同共治合力”的工作要求,为街区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
这场座谈会不仅是一场思想的碰撞,更是一个美好的起点。接下来,武林街道将认真研究落实会议收集到的宝贵意见,与各方力量携手,共同将“诗韵文化慢生活街区”这篇大文章做深、做实、做精彩,让千年诗韵在武林大地上绽放新的时代光彩。(杨贞晓、连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