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北京:城六区六成桥下空间设停车场

2025-11-13 北京日报

  桥下空间,曾是城市里容易被忽略的“边角料”,如今通过精细化治理,变身成为停车港湾、绿色廊道、休闲空间,既疏解了交通堵点,又增添了民生温度。记者从市交通委获悉,2025年,全市200余座桥梁的桥下空间整治提升任务全部完成。

  “本市结合花园城市建设,计划通过三年(2024年至2026年)的全面整治提升,盘活存量资源,提高使用效率与社会效益,实现桥下空间功能布局均衡合理、交通高效便捷、环境和谐友好,打造花园桥区和城市‘金角银边’。”市交通委城管处副处长许国华介绍。

  2025年,全市200余座桥梁的桥下空间改造停车位10082个,新增停车位5487个,拆除桥下违规用房4.7万平方米、护栏7.3万延米,桥下空间变得更加通透。此外,修整58.7万平方米地面,桥下更加平整;整理4.2万延米飞线,桥下更加清洁;补齐了150套安防设施,桥下空间更加安全。

  “开辟桥下社会停车场,盘活存量空间并适度增量,缓解了停车难。目前,城六区内60%左右的城市道路桥下空间用于设置机动车社会停车场。”许国华介绍。针对联想桥、万丰桥、莲芳桥等交通流量大的桥区,在治理提升过程中,对其动态交通组织进行了优化。

  景观完善也是桥下空间提升的目的之一。榴乡桥、首钢大桥、燕莎桥、轨道13号线上地到五道口站之间高架桥等桥下空间,与周边景观相融合,实现路、绿、水相融合,为居民提供了全天候、多功能的户外休闲场所,实现了从“消极空间”到“活力地标”的华丽转型。

  比如,雍和宫桥下桥柱上以四季雍和为主题,彩绘了银杏、海棠等北京代表性乡土的植物纹饰。桥下空间四周护栏上嵌入雍和宫等文化符号。轨道交通五道口站至上地站区的改造中,桥体彩绘数字均运用京张铁路早期标志的中国传统数字“苏州码子”进行书写,极具时代特色。

  轨道交通桥下空间,也是今年桥下空间治理提升的重点内容。“截至目前,北京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已达879公里,拥有523座车站和超过1600个出入口。这其中,就包括了163.5公里的桥下空间。”京投轨道交通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明年是桥下空间整治提升的决胜之年,交通部门计划对丰北桥、菜户营桥、积水潭桥等11座重点桥系的桥下空间进行提升。同时,结合日常运维,对35座桥系的桥下空间开展平整地面、补齐安防设施、飞线整理等整治工作,完成对全市全部桥下空间的整治提升。(记者 孙宏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