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0月14日电 (记者李博)10月13日,由北京市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与河北省廊坊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联合创作出品的舞台剧《家在运河边》在北京通州区文化馆上演。此次“通廊”两地跨区域合作,以艺术形式串联大运河与乡村振兴,通过戏剧方式呈现运河沿岸共同文化记忆,为京津冀文化协同提供了实践范例。
舞台剧《家在运河边》以北京市通州区台湖镇唐大庄村为创作原型,通过返乡青年丁名扬与村民共同发展民宿经济的故事,生动展现了北京城市副中心推进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
据悉,该剧突破传统创作模式,采用轻喜剧表现手法,通过两户村民幽默诙谐的日常互动,将返乡创业、文旅融合等主题融入剧情。该剧主创团队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创新表达让严肃的主题变得亲切可感,让政策的传达变得生动自然,为乡村振兴工作的宣传推广提供了全新思路。
更具有意义的是,舞台剧《家在运河边》深刻诠释了“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主题。剧中,漕官屯村通过挖掘运河文化、发展文旅产业实现蝶变,生动展现了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
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剧的创排不仅展示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在乡村振兴方面的创新实践,更通过艺术化的手段总结推广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为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舞台剧《家在运河边》的推出,标志着通州区在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探索出了一条艺术与实践相结合的新路径,也为新时代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工作注入新的文化动能。